1、10月8日,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370万人次
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上铁集团)发布消息,10月8日是国庆中秋假期最后一天,长三角铁路迎来返程客流最高峰,当日预计发送旅客370万人次。上铁集团在启用高峰运行图基础上,计划增开456列旅客列车(其中直通旅客列车131列,管内旅客列车325列),组织320列动车组列车重联运行;同时,增开阜阳、亳州至上海、合肥,徐州、连云港至上海、南京,合肥、蚌埠至上海,温州、衢州至上海、杭州等管内热门方向,以及南昌、福州、赣州、郑州、青岛往返上海、杭州等直通热门方向的部分夜间高铁列车170列,努力满足旅客乘车出行需求。
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叠加,旅客出行意愿旺盛,长三角地区旅游流、探亲流、学生流出行需求全面释放,客流呈现出行总量大、持续时间长、高峰客流高等特征,部分区间和时段客流高度集中。假期运输(9月29日至10月7日)累计发送旅客3275.5万人次,日均发送旅客约363.9万人次,运输安全平稳有序。10月1日,上铁集团发送旅客420.5万人次,创国庆运输单日客发量历史新高。
2、今年底,安徽这两条高速建成通车
这个国庆假期,在芜宣高速改扩建、天天高速无为至安庆段等高速工程施工现场,机械作业声轰鸣不断,一派火热的建设场景。假期不“打烊”,项目“加速度”,工程建设者们抢抓工期,确保这两条高速年底建成通车。
芜宣高速改扩建,全线工程12月中下旬完工
随着清水河特大桥主桥今年9月合龙,芜宣高速改扩建工程已进入最后的“冲刺”阶段。据项目建设办负责人介绍,目前,芜宣高速改扩建工程仅剩余左幅咸保大桥、清闸沟大桥、清水河特大桥未完成施工。根据计划,芜宣高速改扩建工程将于12月20日前全线完工,力争今年底通车。
天天高速无为至安庆段,路面沥青摊铺10月底完成
目前,天天高速无为至安庆段路面主体框架逐步成型,路面沥青摊铺计划于10月底完成。截至目前,天天高速公路无为段已累计完成投资36.76亿元,占总投资的82.96%。预计项目于11月底前完成所有工程施工,为实现年底通车目标夯实基础。
该项目建成通车后,将进一步优化安徽省高速公路路网结构,完善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,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通,支撑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实施。
3、新发现!事关钱塘江大潮,还有这两年火出圈的“潮汐树”奇观
钱塘江大潮,素有“天下第一潮”之誉,每年无数游人都会慕名而来,一睹“海阔天空浪若雷”的壮丽奇观。农历八月十五(10月6日)起至农历八月十八,是钱塘江大潮的最佳观赏期。
10月7日,由浙江省钱塘江管理局、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、中共海宁市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“2025钱塘江涌潮科考”新闻发布会在海宁召开,发布今年涌潮科考的最新发现。
钱塘江涌潮,看的是壮阔多变的潮型景观。今年的钱塘江涌潮科考,暂未发现新的潮型,此前四次科考活动已发现钱江潮的九种潮型(一线潮、交叉潮、回头潮、鱼鳞潮、对撞潮、二度潮、兜潮、波纹潮、矩阵潮),目前钱江潮已形成“一潮九看”的壮观景象。
在海宁的尖山和新仓河段,科考人员发现了“一镜多潮”的画面,即一线潮、对撞潮、回头潮、波纹潮等在此轮番汇聚上演,尽显自然之妙。
钱江潮是从哪里开始的?此次科考活动专家们发现,钱塘江涌潮的起潮点,北岸没有变化,仍在海盐黄沙坞排涝闸附近;而南岸起潮点有了新变化,已经外移至余姚陶家路闸以东5公里一带。
潮汐树是发育在潮滩上的潮沟地貌系统,因形态似树木分枝而得名。“潮汐树”常见于海宁尖山河段,但同样位于钱塘江内滩地的杭州下沙一带,为何没有发育出壮观的“潮汐树”呢?
本次科考研究发现,海宁大缺口潮差是下沙的2倍多,涌潮高度是下沙的2倍,大缺口的涌潮动力明显强于下沙,所以潮汐“画笔”在海宁更为有力;同时海宁大缺口的低潮位低于潮滩3.4米,而下沙的低潮位仅低于潮滩0.4米,落潮时,海宁潮滩退潮水流的水头更大,让潮汐“作画”时间在海宁更长。
明年科考时国内正规配资平台,专家们将聚焦塔山坝区域,记录此处潮汐树的全生命周期演变。
保宇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